一个行动的副作用,也能加强你的目标。这就是“目标的网络”。
某天下午,在电脑前久坐了2小时之后,我决定起来放松一下。一般情况下,我会去阳台看看窗外,或是看看电视,或是下楼散步。这一次,我选择了边打扫卫生,边听播客。
当我做出这个决定时,突然想到,这不就是几天前在播客里听到的“目标的网络”吗?打扫屋子这件事让我活动了筋骨,换来了整洁的家庭环境,它符合我健康和自律的目标。同时,当我边听播客时,可以收获有趣的想法用于实践或是写作,它符合我学习和创作的目标。那么,做家务时听播客这件事,同时强化了我的四个不同目标(说不定老婆还能给我点个赞🤣)。
这种一石多鸟的效应,可以被称为“目标的网络”,它来自于一本叫做《极度早退休》的书:
在目标的网络中,负面的副作用被尽可能地消除,目标被选择为具有相互加强的正面副作用。如果一个目标被看作是主要目标,那么副作用可以被看作是次要目标。然而,当次要目标相互加强时,它们可能更容易实现,甚至在原来的主要目标失败或根本无法激发的情况下变成主要目标。
具体来说,选择爱好是为了让它们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加强,甚至变成一项工作。例如,写论文作为一项工作(主要目标),具有锻炼编辑技能的副作用,结合创意写作和系统管理作为业余爱好,可以导致编辑工作(新的主要目标),这时,新的主要目标又具有排版技能的副作用。当排版技能与创意写作相结合,则可以导致自己出版一本书。
也就是说,目标的网络意味着,始终考虑一个行动的次要和次次要效应,并努力使该行动积极地加强你的其他目标。比如说,写博客这件事就能强化我的多个目标:它可以帮助我思考、促进我学习、提升写作能力、以及收获读者和帮助他人。比如说,当我采取 OMAD 式节食,我会收获更加饱满的精力、更好的身形以及用少吃两餐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写作。
如果说,“目标的网络”的要领是用一个行动促进多个目标,那么,“目标的网络”需要你回避的事情,就是隔绝地去做某件事情,甚至因此牺牲你的其他利益。比如,只是为了钱而作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从而牺牲了健康、荒废了青春。又比如,只是为了更多的读者而去写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或是,只是为了一时的快感而去暴饮暴食、追剧或是纵欲。这些行动都不符合“目标的网络”的原则。
只有时刻考虑“目标的网络”,你能提高效率,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接近更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