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2年08月

听不进去的反驳

你没有必要说出对方听不进去的反驳。

道格·李普曼经常讲的一个哈西德派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个虔诚的犹太人,他对于自己拥有的财富怀有感激之心,每当有经过他所在的村庄的旅客,他都会邀请其到家中做客。他让旅人在他的桌子上吃饭,在他的房间里睡觉。他甚至派一个人守在村口,不等旅人开口,就带回家来。

在一个安息日(在这个日子里旅行是违反犹太人的法律的),一个旅人敲了他的门。当时,他和家人正准备坐下来享用安息日餐。作为一个虔诚的犹太教教徒,他竟然为那个冒失的旅人打开了门,这让他的妻儿感到震惊。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还邀请那个陌生人共进晚餐。

这人吃完了自己的那一份,还不断给自己添饭,这家的女主人和孩子们都面色凝重。更过分的是,这个粗鲁的旅人公然嘲笑男主人“愚蠢”,旁若无人地大讲特讲,还当着大家的面打嗝。

当这个粗鲁的旅行者终于准备离开时,男主人礼貌地将其送到门口,说,“祝你的旅行超过你的想象。”然后挥手告别。

当门关上的那一刻,家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父亲会允许这个粗鲁、不敬神的人来辜负他们的招待。他们智慧的父亲是这样回答的:“能被听进去的批评是一定会被传达的,但听不进去的批评,在上帝面前是不会被传达的。”

我从《故事思维》这本书里听到了这个故事,立即记录下来,迫不及待地找机会和你分享。因为,它可以提醒我们,匆忙地剔除一个反驳,很有可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牺牲了在未来影响别人的机会。

前天恰好就碰到了一个情况,一位读者读完我上一期 newsletter 之后,写给我一封长信。在信里,她先批评了我育儿不当,然后质疑我的人生态度,最后建议我以后没有灵感就不要写。说实话,刚看到这么长一篇连珠炮的,不符合事实批评,我是很难接受的。而且整封邮件呈现出的感情,并不带有任何善意。那么我要不要去逐一驳斥她呢?最后我的选择是,只回复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并不再打算继续和她讨论。

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来自于上面故事的启发:不合时宜时,你说什么都没用。

另一方面,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的发现。当人们批评你时,往往不是因为她们说出来的那些原因,也就是说她们说出来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而是你在其他地方引起了她们的不快。比如你的某个观点触及了她们的底线,某句话唤醒了她们不好的记忆,或者你的存在,就是让她们不舒服。在这种时候,你说什么都没用,说什么,都只会强化她们对于你的厌恶。

我喜欢 Anthony Pompliano 说过的一句话,“haters is future fans”。不要试图反驳,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同时,更不要改变自己。给别人一点时间,也许时机到了,她们真的可以成为 fans 也说不定。

快乐三十分 082 机会变得混乱

收听地址: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其他客户端

show notes

本期分享这些话题:

  1. 我们认为不好的,实际上好不好?
  2. Steven Pressfield 的项目间隔策略
  3. 聪明的人都在阅读
  4. 为什么停更了一期 newsletter
  5. 机会变得混乱
  6. 讲故事是 pull strategy
  7. YouTube 的警告

链接

Steven Pressfield 最近的一次播客访谈

Put Your Ass Where Your Heart Wants to Be

聪明人都在阅读

机会变得混乱

The Story Factor

做一个结束者(closer)

来 Reddit 讨论这集节目

做一个结束者(closer)

昨天又对 JR 发脾气了。

原因很简单,他没有练习萨克斯。你也许会说,漏掉一两天没有关系,明天多练一会就行了。其实,冷静下来后,我也这么想。但每次我都会因为类似的事情动怒,比如在课程即将结束前漏掉练习,比如约定好暑假每天跳绳却总是找理由不去跳。

晚上看书时,我突然相通了原因,并在睡前告诉了他。

原因在我这,管教方式不对只是表面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害怕他成为我的样子。我是什么样子的呢?总是开始一件事情,然后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样子。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所以当我看到他也和我一样,厌恶和悔恨就会更加强烈。我和他说,我不希望你和我一样,总是成为一个开始者(starter),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结束者(closer)

开始一件事情再容易不过,你想学萨克斯,父亲交钱你就能去上课。但结束一件事情很难,需要你认真听课,每天练习,跟上进度,完成作业,达到要求(学校管乐团每期半年,在报名前我都会征询 JR 的意见,他确定想学我才报名,现在到了学校阶段最后一期的最后两周,升初中后暂时不再继续学习)。开始一件事情,我们只需要一个口头宣示,一个纸上空谈的计划,就能给自己一个虚妄的美好幻想。结束一个事情,则是信守承诺,克服恐惧、懒惰和松懈,每一天出现,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当我们习惯成为一个开始者,却总是无法结束。我们会对自己失望,失去信心,久而久之,接受自己终将一事无成的人生。当我们习惯成为一个结束者,无论结果好坏,我们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确信自己可以达成这样和那样的目标,逐渐在切实的成果上建立信心,进而,我们可以迎接更高的挑战,挑战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继续结束它。

是的,结束不是为了赢。我们无法控制输赢,或是否达成其他量化的目标(比如通过考试、成功升职或者创业成功)。因为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天赋,无法控制他人的评判,无法决定自己的运气。但我们却总能做一个结束者。完成半年的课程、读完10本书、上传50个视频,执行任何我们许下的承诺,我们就是结束者。成为结束者不是为了赢,结束者的目标,就是结束。

我会继续敦促 JR 结束一件又一件事,直到他成为结束者。
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我更应该这么做。

快乐三十分 081 Nat Eliason 的创作者历程

收听地址: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其他客户端

show notes

如果说 GaryVee 是我的精神导师,那么 Nat Eliason 就是我的行动导师。我如何知道 Nat,我了解的他,以及,从他跨越一年多的4篇文章,分享给你,我跟随他一起变化的过程。

链接

Nat Eliason 的网站

快速职业取样

影子事业与拥抱失败

Steven Pressfield: Talent is Bullsh*t

聪明地选择桌子

当金钱的诱惑太大时

快乐三十分 080 如何在所有事情上失败,但还能获得巨大成功

收听地址: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其他客户端

show notes

分享了来自 Scott Adams 的一些想法(关于能量、自私、赞美、系统、心理),分享了从 JR 无法自律,到发现为什么家长应该管教孩子直至20岁。分享了为什么我们认为重要的,其实并不重要。

链接

如何搞砸全部事情却还能成功

邵亦波上 Tim Ferriss 的节目

青少年的大脑直到25岁才发育完全

那些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重要

David Letterman 与他儿子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