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演讲还是写文章,如果你一次提供太多信息,听众会感到迷失,抓不住要点,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犯这样的错误,一般有两种可能:
- 你不知道怎么有效地表达(缺乏经验)
- 你不太明白自己到底想说什么(缺乏明晰)
无论是演讲还是写文章,如果你一次提供太多信息,听众会感到迷失,抓不住要点,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犯这样的错误,一般有两种可能:
Ryan Holiday 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也是一个全栈创作者,他写两份日更newsletter,10年出了12本书,日更播客,还有blog,YouTube频道,写推文,做演讲,管理书店,农场,养2个娃。他是活在我们身边的自律者,也影响我很大,这期节目和你介绍他。
另外分享了我在2022年的被动收入,以及我对被动收入的定义和理解。
电影《沙丘》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一个伟大的人不会主动去追求引领。他会被召唤( he’s called)。然后他会回应。
最近我总在思考召唤(call)这个词的含义。什么是我理解的召唤呢?它是冥冥中你要去做的事情,是你命中注定要去完成的使命。当你回应召唤,朝着它指引的方向前进时,你会拥有力量,你会感到快乐。当你辜负自己的召唤,彷徨失措,裹足不前时,你会感到失落、懊恼、一生充满遗憾。
成为职业者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改变,你需要拥有自我意识,并愿意将自己从群体里独立出来。
Turning Pro 里有一段说的很明白:
能够拯救业余者的力量是意识,特别是自我意识。但业余爱好者明白,尽管可能很朦胧,如果她真正实现了这种觉悟,她将被迫根据它采取行动。
根据这种自我意识采取行动将意味着给自己下定义,也就是说,将自己与群体区分开来,从而使自己容易受到拒绝、被驱逐,以及定义自我所引起的所有其他恐惧。
对自我定义的恐惧是使业余者成为业余者的原因,也是使成瘾者成为成瘾者的原因。
Prado 和我一样,是个超级敏感的孩子,所以我总能从他的 newsletter 里找到共鸣。
比如他从 “The Boy, The Mole, The Fox and The Horse” 这本书里挑选的八个片段:
"你认为什么是最浪费时间的事?""将自己与他人相比较",鼹鼠说。
和 James Clear 一样,我很关心自己的这些数字:
他说的不错:“不要把你自己和这些数字等同起来,但是,只有可以量化的东西,才可以被管理。”
直接销售,做没有规模效应的脏活累活,才是每个创作者,每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分享了 Nathan Barry 如何在半年时间,将生意规模翻了十倍,并最终达成数千万美金的年销售额。还举了 The Morning Brew 和 Airbnb 等例子。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