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5年02月

由 naval 的育儿规则想到的

多年前,我参加了一场育儿相关的讲座,演讲者是一位六旬左右的教育专家,他说了什么育儿的道理,我早已忘记,但我依然记得的是,他把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国内外的名校毕业生。

在讲出这个“育儿成绩”的那一刻,台上的他感到骄傲,台下的听众(包括我),感到羡慕。但这么多年之后,我更关心的是,那三个孩子自己的感受,我想知道的是:

  • 她们享受自己的童年吗?
  • 她们爱自己的父母吗?
  • 她们享受现在的人生吗?

我不敢妄自揣测,但如果有人能敲开她们的心门,问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结果可能出乎我们的意料。但这位专家和绝大部分中国家长一样,并不在意这些问题。这就是中国式育儿的现状。

naval 的育儿规则

昨天在 All In 播客里,再次听到了 Naval 介绍自己的育儿规则。简单来说,他采取的是完全尊重孩子的育儿哲学(Taking Children Seriously),这种完全放养式的管教,不仅与中国式育儿背道而驰,连美国精英们听了,也连连摇头。

他的育儿规则,让我归纳一下的话,有这么四点。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慢生活影片

工作日都在努力打拼,提高效率,如果我周末还写一些紧绷的话题给你看,不合时宜。所以我决定,与你分享过去半年里,我看过的慢节奏好影片。

我打赌,这五部片子你顶多看过两部,但只要你也向往安静的,纯粹的生活,你就一定会喜欢它们。

小森林(春夏篇 & 秋冬篇)

没有想到的是,这部基本没有剧情的电影,我们全家都爱看。

小森林改编自漫画,有上下两部,2014年上映,豆瓣评分9.0,进入了Top250榜单。从评分来看很厉害对不对?但你多半和我一样,从没听说过这部电影。如此让人喜爱的影片为什么没有人推荐呢?我想多半和它的剧情过于平淡有关。

但平淡不代表不好看。主角市子高中毕业后去县城打工,不习惯城市生活,离开男友回到乡村老家,独自一人生活。两部电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章节,分别讲的市子在这四个季节里,亲手种植、采摘、下厨,做出一道道美味的料理。

尽管市子不看手机、不看电视,也不能逛街,但日子过得很充实。除了忙农活,闲暇时间也会邀请高中好友过来串门,做点烤地瓜或蒸个蛋糕给他们吃。

影片的主线就是一道接着一道料理,没有说教、没有起伏。恰恰因为如此,除了我,孩子们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以至于过后的一两天,弟弟还问我,“什么时候再放那个种菜的电视?”。

每个人看这样的电影,都会找到让自己喜欢的地方。对于我来说,有这么几点:市子忠于内心,能大胆做出选择。回到老家后,也不浮躁,不担心未来的日子,不想着谈恋爱结婚,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安安心心地与自然互动,过好眼前的每一天。市子就是我想成为却不敢成为的人。

对了,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个唯一的悬念,就是市子离家出走的母亲。这位母亲的扮演者叫做桐岛加恋,看到她出现的第一眼我就认出了她,因为很多年前就在 Instagram 上关注了这个美美的,气质又好的女演员。桐岛在这两部影片之后就没有接拍其他电影,在 Instagram 上依旧活跃地更新自己享受旅游和美食的照片。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慢节奏生活呢?

接下来,让我推荐第二部慢生活日剧,在这部日剧里,市子的演员桥本爱,也有出演。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生活中的创造:副屏阅读器,膝上键鼠桌

你有没有想过,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创造?

特别是当你从零到有,创造出一个新的物品,新的环境,新的方法(俗称折腾),并用它们解决你的问题,提高你的效率时,这种创造会给你带来切实的快乐和成就感。

最近折腾成功了两个算得上是创造的东西,一个是 Reader 专属阅读器,另一个是膝上实木键鼠桌(成本不到50元)。你不一定用得上,但我对这两个小创造感到非常满意和骄傲。让我告诉你,它们分别是什么。

副屏阅读器

先说说它是什么:我用一个16寸2.5k分辨率的显示器,连上家里的 mac mini,当作副屏,用显示器支架竖立放置在比主屏离自己更近的地方,只用它来阅读 Reader 上的文章和电子书,并且通过软件实现了,点亮这块屏幕时,主屏和其他 app 全部黑屏。以及,只用鼠标就能快速在 Obsidian 和副屏间切换,以便记笔记。

效果如下:
IMG_4015.gif
这个创造一次解决了我下面几个问题:

  • 我喜欢站着阅读,所以一直想在家里放置一块竖立的,只用来阅读 Reader 的屏幕。这个实现不难,只用一个 iPad 就足以满足,但 iPad 屏幕不够大,需要记笔记时打字不方便,查询资料也不方便。
  • 我用过许多副屏,它们大都笨重,且多出来一根电源线。
  • 我需要在阅读时专注在一个 app 上,主屏上哪怕只显示 Safari,还是有部分区域给我造成干扰。

机缘巧合之下,我买入了这块便携屏,通过磁吸方案,可以快速从支架上拆下,挪为它用,并且,因为一线通,省去了一根电源线。当我把它树立起来时,突然回想起一直想要的 Reader 显示屏。

把显示器竖立起来阅读并不难,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痛点,如何在这块屏上阅读时,其他屏幕全部熄灭?回想起之前曾经购买过的一个应用,拿出来琢磨一番,实现了这个效果。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我想替换 Reader,但没成功

Readwise Reader 满足我所有阅读和标注的需求,但连续三年朝夕相处,有时我会想,是不是还有其他免费的,可以替代它的产品?是不是有其他功能更强大的产品?

周六的时候,带着这两个疑问,我试图找到一个 Reader 的替代者,但没有成功。接下来我想告诉你,为什么2025年,Reader 依旧是最能打的阅读工具。

对比之前,我先快速交代一下背景。Reader 是 Readwise 出品的阅读和标注工具,你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使用方法(上篇 & 下篇)。对我来说,主要使用的功能包括:

  • 基础功能:阅读 RSS、newsletter、eBook,稍后读,标注,同步标注。
  • 高级功能:ai 总结和对话,文字转语音朗读,YouTube 语音转文字

其中,基础功能对我来说,必不可少,所以寻找替代者时,首先考虑其是否涵盖了这些基础功能。

免费方案

完全免费的阅读工具并不多,首先我想到的就是最近热度很高的 follow.is。

Follow 有一大堆 Reader 没有的功能。比方说,它可以订阅 X(推特)账户,YouTube 频道,播客,以及,应用内聚合的一些热门推荐的内容。你甚至还可以订阅其他用户所订阅的内容。此外,Follow 还让你创建多个不同的 email 账户,用来订阅不同类别的 newsletter。这些新功能,对我来说都挺有吸引力,特别是订阅 X 账户的推文,在我的认知里面,没有其他阅读工具实现了这个功能。

那么,Follow 可以用来替代 Reader 吗?在我这不行,Follow 缺少一个我离不开的功能:标注文章。哪怕 Follow 还没有移动 app,哪怕它还不能用来阅读 ebook,哪怕它还没有朗读功能,如果它可以标注,我可能就试着切换了。也许标注功能已经在 Follow 的路线图里,我将持续保持关注。

第二个潜在的免费替代品,是 Omnivore。

如果没记错的话,Omnivore 几乎实现了对于 Reader 的一比一复刻,Reader 可以做的,它都能做到,并且,还是开源免费的。如果 Omnivore 还能撑到今天,也许我已经开始投入它的怀抱。可惜的是,这个免费品的开发团队,在去年11月被某家 ai 公司收购,项目随即中止开发和运营。

接下来,我们一起在对比一下 Reader 的收费品竞争对手。

收费方案

Reader 功能很多,界面很硬核,换句话说,它不优美。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我如何使用主流 ai 工具

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是阅读和写作中,我都大量使用 ai 工具来帮助(而非替代)我快速完成任务。

尽管我不是一个 ai 狂热爱好者,甚至对于 ai 的热度感到有些厌恶,不可否认的是,ai 是一种颠覆性的科技,哪怕只是出于“只是去用,而不研究”的态度,过去一年,我也积攒了许多使用 ai 工具的经验。一年前,我写过一篇《创作过程中,ai 帮我做这七件事》,一年后,遇到有朋友问我如何区别使用 ChatGPT 和 Perplexity 等不同 ai 工具,正好借这个机会,总结一下我(作为一个用户而不是爱好者)使用主流 ai 工具的经验。

ChatGPT

(在开始介绍之前,还是再次声明一下,我在这里写下的每一篇博客,除了引用部分,其余每一个字都是我亲手写下,未经 ai 生成或修改)

ChatGPT 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靠得住的老朋友。哪怕它在我心目中并不完美,我使用它的时间,依旧是最多的(我只用免费版)。平均每天我会新建四到五个新的对话,有时候不同的问题,我也直接在对话里继续问它。除了大量的翻译之外,我主要问他一些技术相关,却又不需要它创造性回复的问题,比如我和它最近讨论的四个话题分别是:

  • GCP 获取 Claude API
  • 兰空图床迁徙指南
  • Nuc11 轻量服务器适用性
  • Surge 设定哪吒面板直连规则

ChatGPT 也是我唯一一个通过单独 app 使用的 ai。我设置了快捷键“alt + a”来快速呼出它,还在 Popclip app 上设定了一个鼠标选取文字发送到 ChatGPT 翻译的快捷键。平时,我把 ChatGPT Mac app 固定放在屏幕左下角,随时使用。

再说点实用的经验。由于 ChatGPT 会因为 IP 质量问题而导致“降智”(回答质量变差),所以,你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来保证使用免费版时,不会降智。

  1. 去这个 GitHub 仓库,找到你使用的代理软件,进去找到 OpenAI 分流规则(比如 Surge 下的这个),然后添加到你的代理软件规则里。
  2. 想办法找到使用国外家庭宽带 IP 的服务器,搭建代理服务,比如香港的 HKT,台湾的 Hinet,日本的 Sonet 等,然后把刚才的代理规则,指向这个家宽代理服务。也就是说,通过这些家宽 IP 来访问 ChatGPT。
  3. 据说 ChatGPT 的 Mac app 不受 IP 质量的影响,所以尽量和我一样,使用官方的 Mac app。

    如果说 ChatGPT 帮我处理日常生活,接下来我会介绍我如何使用 Claude,Perplexity,以及 Deepseek,帮我处理更专业的问题。以及,我将告诉你,哪一个 ai 工具,是我心目中的完美情人。

Perplexity

单臀演奏

昨天,我在写一篇关于戒酒的博客。写到第一段,关于酗酒伤身的章节时,下意识地,我用四平八稳的口吻,写了两段过度饮酒对于健康的伤害。这两段写起来费劲不说,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在写废话。

我既不是媒体在写报道,又不是学生在写论文,干嘛要写这些人人都知道的客观事实?人们读我的博客,不是为了知道 ai 可以告诉她们的事。我在这里表达,也不是为了黏贴我查过的资料。

于是,我把两段文字删掉重写,换成了我如何因为酗酒造成健康危机,又如何通过戒酒逆转这种伤害的故事。并且,每当我写自己的故事,总是写得更加流畅,也更能引起你的共鸣。

弹钢琴和写博客一样,想要打动听众,只是弹出对的音符是远远不够的。你应该忘记乐谱,忘记姿势,忘记表情,你应该将所有感情通过弹奏倾倒出来。昨天读到一个“单臀演奏”的故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单臀演奏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戒酒的好处

戒酒,不仅能帮你保持健康。为了改善生活,为了家庭的幸福,你也应该戒酒。

春节本该是放开来吃喝的日子,今年我却决定换一种方式过年。从春节前几日开始,我决定完全不买酒,不喝酒,十多天过去了,我做到了滴酒未沾。这次戒酒,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不过许多因素叠加起来,让我感觉是时候彻底放弃这个嗜好。

戒酒带来的好处,几乎可以立即体现,对我来说,至少可以改善三个方面,如果你也曾经和我一样酗酒,不妨想想看,是否应该为了自己和家人,放下受众的酒杯。

健康

我满意现在的生活,所以我想健康的活着,但酒精侵蚀了我的健康。

去年体检,我查出高血脂、心脏动脉钙化等一系列从未出现过的身体异常,像我这样体重正常,又经常运动的人,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健康危机的信号呢?

答案很简单,我一直在酗酒,并且最近两年,喝酒频率和酒量有增无减。只要我喝酒,就会多吃菜,少吃饭。如此一来,血脂就变高。至于心脏不好,我猜想多半也是与喝酒有关。每当我喝完酒,心跳就会加速,晚上带着 Apple Watch 检测睡眠,喝酒之后,彻夜心率都会超标,HRV 警报,哪怕不看这些数据,我也知道自己心脏没有得到休息。

所以,哪怕仅仅为了恢复健康,我就应该戒酒。最近十几天没喝酒,每天都睡得很好,心率低而平稳、血氧超过95%,HRV 好得爆表,深睡眠稳定在3个小时以上,甚至连大拇指的指甲盖,都变得比以前光滑。

我知道有人可以做到适度饮酒,甚至不少健康专家,也会在晚餐时喝上一杯红酒,不过对于我来说,只要喝酒,就可能喝多,然后在短期和长期内,损害健康。对我来说,只要不喝酒,浑身上下都很舒畅,戒酒给健康带来的改善,是立竿见影的。

爱好

如果喝酒算是一种爱好,那么它就排挤了其他爱好。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画出新的生命

昨天读到一篇令我感到酣畅淋漓的文章,无论是故事寓意还是写作手法,在我看来都属上乘。更难得的是,这个真实的小故事提醒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好和项目,可以让原本枯燥灰暗的生命,来个180度的大转弯。

如果说我从中学到了什么,至少有这些我快速写下的想法。

  • 亲友之间,可以通过携手创造,建立超越亲情友情的伙伴情谊
  • 创造可以帮助人们走出阴影,让生命更有活力
  • 创造没有年龄限制,无论老幼,都可以从零开始
  • 创造使人焕发生机,变得开朗,热爱生活,内向者更应该创造
  • 持续创作可以提高技艺,享受过程的同时,最终可以看到成果

接下来,请静下心来,享受这篇文章(原文在付费墙之后,我提取并翻译给你)。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创作的三个步骤

昨天读到英国诗人 Philip Larkin 在一篇散文,里面提到了创作诗文的三个步骤,我深感认同。

当我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创作时遇到的问题无外乎三个 - 不知道该表达什么,不知道如何表达,以及,不知道如何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表达。Philip 所说的这三个步骤,恰好给出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他说得很简单,让我补充一点例子,方便你理解。

第一步,找到着迷的情感

昨天上海下雨,中午外出吃饭时,我太太和我们家弟弟打一个伞。由于弟弟很矮,我太太怕他淋雨,把伞斜着,尽量多罩着弟弟一些。JR 和我走在后面,看到此景,JR 笑着说,这个“倾斜的雨伞”是老师最不愿看到的作文类型。什么意思呢?由于学生经历不多,所以遇到情感类的作文题目,常常不约而同地写一些俗套的故事,像是父母给自己打伞,淋湿了自己的衣服这种,老师读多了就很反感,自然也就不会给高分。

学生生活单调是事实,那么,是不是她们就找不到可以写进作文的好题材了呢?当然不是,哪怕是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让自己动情的小事,不管是高兴、感动,还是委屈、遗憾,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许多这种动情的时刻。只要是让你产生情绪波动的事情,就是值得创作的素材。

Philip Larkin 说:

第一个步骤是,当一个人对某种情感理念痴迷到极致,以至于他不得不针对它采取某种行动。

首先,你得留意那个让你痴迷到极致的情感,Philip 的第二句话似乎更加重要,如果你还因为这个情感付诸了任何行动的话,那么它一定是个值得创作的好题材。继续拿 JR 写作文来具体。每当他找不到该写什么故事的时候,总会和我商量,因为他知道我想到的关于他的故事,总能得到高分。我是怎么帮他找到合适的故事呢?方法很简单,只用回忆他情绪激动地和我讲过的事情就行了(这时讲述已经是一种创作)。这些事情,都是他最痴迷最真实的情感,写起来不费力气,情感也容易传达给读者(老师)。最近几次大考,我都提前帮他攒好故事,他的作文也都拿到了高分。

所以,我们应该创作什么内容?讲述什么故事?当你有一种痴迷的情感,并且忍不住要为之采取行动,那么你就找到了你应该表达的东西。

第二步,复现这种情感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