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12月

把工作当作体验的好处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到周日下午,想到隔天要上班,心情就变得低落。我以前也这样,可现在不了,尽管谈不上多么期待周一,但至少没有多少抗拒的情绪。原因么,那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把上班当作了一种体验。

除了改善心理健康之外,我还想谈谈把上班当作体验的其他一些好处。先让我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展现自信的五种暗示

说实话,我并不欣赏那些随时自信满满的人,无论他们是假装出来的,或是天生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场景,展信出自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给人的感觉是否自信,直接影响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进而影响人们对你的信任程度,最终影响你的工作、收入、甚至爱情。

所以,当我学到这五个即插即用的,展现自信的暗示(cue)时,立即在小本本上记录下来。我敢说,至少有两三条,你也可以马上用起来。

第一种,教堂尖塔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2025年如何从零开始建立受众

如果你想在新的一年里建立自己的听众和读者,却不知从何入手,请接着往下读。

我在推特(X)有40,000多关注者,在可乐周报有17,000多个邮件订阅读者,收获这些受众,我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昨天,当我读到一位喜欢的创业者写的建立读者的攻略时,深有同感,也知道有些策略虽然我没有用过,但一定更有效果。

恰好之前从没谈过“如何建立读者”这个话题,不妨借着他的攻略,补充我的经验,一起让你知道。(对了,如果你看不到下面的内容,我之前在这期播客也聊过如何建立推特读者)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前导指标

有时候,我们没有做好一件事,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另一件事。

就拿写博客这件事来说,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天发布一篇。我把这件事情看得如此重要,以至于每天早上写日记的时候,我都会把“发布博客”这件事,写在“今天要做什么”这个问题下面。然而,有的时候,一周我只能写两三篇,有的时候,比如上周,我又可以连续五天都发布博客。

对于这种现象,我曾试图从“专注”这个角度找原因。我怀疑是不是写作特别高效的那些日子里,我更专注在写作这件事上,而写不出来的那些日子里,我的注意力放在别的事情上。最后我发现,是否专注,的确是影响我发布频率的原因,但还没有说到点子上。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与哪种人交往

naval 曾经发推说过,避免与那些总是冲突不断的人交往。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

如果你看到有人对服务员态度恶劣,或者经常从事不道德的行为、起诉他人、总是与他人争斗,他们迟早会与你发生冲突。所以,远离这些充满冲突的人吧。

那么,除了回避那些冲突不断的人,我们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呢?naval 从来没有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过这个话题,因为他觉得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昨天下班回家路上,我在播客里听到了 naval 解答了这个问题,果然,他用了很多句子来描述他想要相处的人。听完之后,我感触很深,这个清单所描述的人,岂止是我们应该交往的对象,更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我打赌 naval 其实也在形容自己,以及自己想成为的人。

他说: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随心阅读

现在是2024年12月14日上午11点28分。我坐在卧室靠窗的地方,一边晒太阳一边在电脑上阅读。当我打开 Matter 的首页,浏览完第一排的几篇文章,视线往下看去,发现第二排文章的主题是“Read at Whim”,这个标题恰好是我前几天就计划好,打算在周六写给你的主题:随心阅读。

read at whim

什么是随心阅读(Read at Whim)

我想,Matter 的小编可能和我一样,最近都读了这篇叫做 Read at Whim 的博客文章。

文章讨论的随心阅读概念,源自一本叫做 The Pleasures of Reading in an Age of Distraction(在分心的时代享受阅读)的书。关于随心(Whim),书的作者 Jacob 是这样描述的:

这帮助我们区分了"whim"(心血来潮)和"Whim"(兴致)之间的重要区别。在小写的版本中,whim是无思考、无方向的偏好,几乎总是导致无聊或挫折,又或是两者兼有。而Whim则完全不同:它可以引导我们,因为它基于自我认知——它可以成为我们心灵中一位和蔼可亲的瑞士教育家。

既然小写的随心(whim)是无思考的阅读,那么大写的随心(Whim)是什么样的阅读呢?Jacob 说:

培养机缘巧合的能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选择,但对于生活在繁荣、安全和信息丰富环境中的人来说,这更是一种必需。实践“偶然的智慧”意味着承认我其实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即便我自以为知道,或者认为谷歌知道;如果我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并不意味着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并不是命运的主宰,也不是自己命运的掌舵者;而我并不是命运主宰的事实可能恰恰是一件好事。偶然的智慧可能是我最需要的智慧形式,但如果不积极追求,我可能最不容易找到它。

所以,随心阅读是寻找“偶然的智慧”。换句话说,你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智慧,所以你积极寻找,积极探索,忽略既定的书单,忽略大众的推荐,不断尝试新的领域、新的读者、冷门的书籍,才能算是随心阅读。

让我再说得直白一些,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你需要排除干扰,按自己的标准去阅读。

我的随心阅读

我曾经写过一个清单,用来描述我如何选书如何读书。清单包含十一个特征,刚刚回顾了一下,自认为做到了随心阅读。如果你读完这个清单,可能有好几条都不会认同,这恰恰说明,我没有以别人的标准在读书。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让八年级学生读懂

如果您为广泛的成年人群体写作,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年级水平呢?答案可能会让您惊讶:八年级。撰写八年级水平的内容可以让80%的美国人阅读并理解。 - The Bezos Blueprint

如果想要更多的人读懂你的文字,易读性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哪怕想我这样几乎从不编辑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也会反复斟酌,力求将句子修改得更通顺、更口语化、甚至念起来更流利。因为我相信,思想的深度,与文字的复杂无关,并且,让读者更容易明白你的意思,反而是更需要着力的地方。

作为企业家的贝佐斯和乔布斯,也都倾向于使用能让青少年听懂的文字。今天讲两个他们的故事。

贝佐斯的毕业演讲

让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易读性评分。

20世纪40年代创建的,鲁道夫·弗莱施博士通过测试发现了影响一段文字易读性的因素。他的测试主要基于句子和单词的平均长度等变量。“阅读易度”得分的范围是1到100,分数越高,越容易被读者理解。例如,得分30表示“非常难读”,得分70表示“容易”,而得分90或以上则表示“非常容易”。在20世纪40年代末引入该系统后,采用该系统的报纸和出版商的读者数量增长了60%。后来,学者们将易读性得分转换为年级水平。弗莱施-金凯德测试主要考察句子中的单词数量、每个单词的音节数,以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句子的比例(主动语态更直接简洁)。

2010年,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上,做了一次演讲。贝索斯的毕业演讲包含1,353个单词,88句话,你猜猜,面对全美国最优秀的毕业生,贝佐斯的这段演讲,易读性得分是多少?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收益与损失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人生,有什么益处呢?- 《马太福音》16:26

播客 Founders 的主持人 David Senra 研究了350个创始人。被问到他最想成为谁时,他说除了 Edward Thorp,他不想成为任何其他人。为什么?尽管这些企业家赢得了全世界,付出的代价却是自己的家庭、健康、和精神状态。

每件事都有成本,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昨天晚上读到一篇文章,把我想说的全都说清楚了,也说得更好,文章不长,让我贴出来给你看。

收益与损失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完美的一天

如何过上完美的一天?只要活在当下,不期待未来,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容易就会找到完美的一天。让我讲三个故事。

不需要完成什么

美国牛仔 Dewayne Noel 在播客里被问道什么是完美的一天,他想了想,说不知道,然后回忆起前天的生活,觉得这样就是完美的一天。他说:

我的好朋友住在 Temple,前天早上我起床时,他得去上班。我起床后洗了个澡,冲了两三杯咖啡,然后上网查了一下。我想,附近肯定有雪茄休息室。

结果真找到了一个,在Belton。那里的人很友好。我去了那个雪茄休息室,坐在那里抽了几支雪茄,跟人们聊到大概一点钟。然后回到朋友家,坐在门廊上,和我朋友的妻子聊诗歌。

她对诗歌很感兴趣,我们就在门廊上聊天。后来我朋友下班回来了,我们一起去了Lone Star Steakhouse,我晚餐点了一份肋眼牛排。当时我就在想,今天真是个非常非常棒的一天。

你知道,我完成了什么吗?谁在乎呢!我破坏了什么吗?没有。这就是一个特别美好的一天,真是理想的一天。

完美的一天不需要你达成什么,不需要梦想照进实现。对于 Dewayne 来说,探索新的雪茄店,聊天,和好友共进晚餐,就是完美的一天。

各就各位

2021年10月16日下午2:09,我发了这样一条推文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英雄球

高光时刻无法影响大局,就像高难度进球无法让你赢下比赛。

英雄球

数月前,在一场周末的篮球对抗赛中,某个队友的一句鼓励的话,令我有所顿悟。之后时常在其他许多场景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规律。

那是一场四对四的半场对抗,有三只球队轮换,打五个球,输的队伍下场。因为大家都想留在场上,多打一会,所以对抗比较激烈。其中有一次对手进攻时,我负责防守的小哥接球之后,背对着我,做了一个科比的招牌晃肩动作。根据经验,我知道多半他要衔接一个后仰跳投,于是用身体给他对抗,想要干扰他的平衡,同时,也做好了封盖的准备。不出意料,小哥一个翻身后仰,我奋力起跳,整个手掌封盖到了他的脸上,可是最后,小哥还是无视我的封盖,投进了这个漂亮的进球。

进球之后,对方欢呼,我有些气馁,这时我的其中一个队友对我说,“你已经防得很好了,没关系,这种英雄球,让他进。”听到他的话,我回过神来,继续认真地防守和进攻。最终,我们这一队是否拿下了那一局,以及那一天我们总共赢了多少场,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可是,这句关于英雄球的话,可能这辈子都忘不了。

我想,队友没有说完的话应该是,篮球比赛靠的是整体实力,包含防守、进攻、和团队配合。对于我方来说,只要每个人做好了自己该做的,我们就不会被昙花一现的英雄球打败。对于对手来说,他们也无法通过单个球员个人实力,和英雄球,来赢下整场比赛。

高光作品

英雄球有两个特性,其一,它是高光的、华丽的、令(进球的)人骄傲的,其二,它是偶然的、不可复制的、不可延续的。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