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是阅读和写作中,我都大量使用 ai 工具来帮助(而非替代)我快速完成任务。
尽管我不是一个 ai 狂热爱好者,甚至对于 ai 的热度感到有些厌恶,不可否认的是,ai 是一种颠覆性的科技,哪怕只是出于“只是去用,而不研究”的态度,过去一年,我也积攒了许多使用 ai 工具的经验。一年前,我写过一篇《创作过程中,ai 帮我做这七件事》,一年后,遇到有朋友问我如何区别使用 ChatGPT 和 Perplexity 等不同 ai 工具,正好借这个机会,总结一下我(作为一个用户而不是爱好者)使用主流 ai 工具的经验。
ChatGPT
(在开始介绍之前,还是再次声明一下,我在这里写下的每一篇博客,除了引用部分,其余每一个字都是我亲手写下,未经 ai 生成或修改)
ChatGPT 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靠得住的老朋友。哪怕它在我心目中并不完美,我使用它的时间,依旧是最多的(我只用免费版)。平均每天我会新建四到五个新的对话,有时候不同的问题,我也直接在对话里继续问它。除了大量的翻译之外,我主要问他一些技术相关,却又不需要它创造性回复的问题,比如我和它最近讨论的四个话题分别是:
- GCP 获取 Claude API
- 兰空图床迁徙指南
- Nuc11 轻量服务器适用性
- Surge 设定哪吒面板直连规则
ChatGPT 也是我唯一一个通过单独 app 使用的 ai。我设置了快捷键“alt + a”来快速呼出它,还在 Popclip app 上设定了一个鼠标选取文字发送到 ChatGPT 翻译的快捷键。平时,我把 ChatGPT Mac app 固定放在屏幕左下角,随时使用。
再说点实用的经验。由于 ChatGPT 会因为 IP 质量问题而导致“降智”(回答质量变差),所以,你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来保证使用免费版时,不会降智。
- 去这个 GitHub 仓库,找到你使用的代理软件,进去找到 OpenAI 分流规则(比如 Surge 下的这个),然后添加到你的代理软件规则里。
- 想办法找到使用国外家庭宽带 IP 的服务器,搭建代理服务,比如香港的 HKT,台湾的 Hinet,日本的 Sonet 等,然后把刚才的代理规则,指向这个家宽代理服务。也就是说,通过这些家宽 IP 来访问 ChatGPT。
-
据说 ChatGPT 的 Mac app 不受 IP 质量的影响,所以尽量和我一样,使用官方的 Mac app。
如果说 ChatGPT 帮我处理日常生活,接下来我会介绍我如何使用 Claude,Perplexity,以及 Deepseek,帮我处理更专业的问题。以及,我将告诉你,哪一个 ai 工具,是我心目中的完美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