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和几个邻居开车出去打球,我坐在前排无聊,掏出手机开始用 Anki 背单词,被后面的邻居看到,夸了我一句:“安东尼(我的外号)真自律啊!”
万万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能有机会被别人如此评价。年少时的我,一向都是老师眼中懒散不努力的代言人,工作后也从来没有打起过精神,哪怕是现在,也只是勉勉强强感觉到自己有喜欢做的事情。
上周日和几个邻居开车出去打球,我坐在前排无聊,掏出手机开始用 Anki 背单词,被后面的邻居看到,夸了我一句:“安东尼(我的外号)真自律啊!”
万万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能有机会被别人如此评价。年少时的我,一向都是老师眼中懒散不努力的代言人,工作后也从来没有打起过精神,哪怕是现在,也只是勉勉强强感觉到自己有喜欢做的事情。
the entirety of Lex’s outfits on this planet:
- jeans and black t shirt
- black suit, white shirt, black tie
- black belt ????
一个观众 Lex Fridman 的柔道黑带感言 视频下如此留言回复,得到了1700多个点赞。
有趣的是,这不是戏谑而是事实。
自从2014年1月购入了人生第一个效率应用 Clear,之后数年,我几乎尝遍所有任务清单应用。
我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使用方式,乐此不疲的比较不同应用和方法的优劣,至今却从未找到完美的它,没有哪个任务清单可以彻底缓解我的焦虑。
作为一个效率爱好者,我知道有另一类人只用日历管理自己的生活,比如 Cal Newport 的 time block。只是经年的惯性让我以为日历只是补充,一切都应建立在任务清单之上。
直到2周前,在我听到《indistractable》的作者在播客里控诉任务清单的若干罪状时,发现每一个都切中我的痛点。我才知道我需要的是日历而非任务清单。
我从不看也不发朋友圈,逐渐的,我也远离推特,仅仅用它来发布我作品的链接。
并且很抱歉地,我再一次,把有几百个人的电报群解散,对于我来说,它依然是个 distraction,只会消耗我的能量而无其他益处。
昨天睡前开始阅读 Derek Sivers 的新书《How to Live》,第一章的标题是“Be Independent”。
看着看着我就笑了起来,这人怎么跟我这么像?他呼吁读者去做我正在做的事情,不同的是,把逻辑说的更清楚:
播出时间: 2021年6月21日
Show Notes
我换2021款11寸 iPad Pro,体验了新的 iPadOS 和 macOS,对比了 HHKB 和 Leopold,不再使用 todo list,以及超赞的 Craft daily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