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练技艺,忘记数字

今天早上我删掉了 Google Analytics app,删掉了 Mailchimp app,关掉了 Twitter 通知,决定退出这些数字游戏。

那些用来创作和分享的工具提供了足够丰富的信息,但也使得创作者被奴役在这些关于关注度的数字里。每一个博客有访问者,阅读量,每一个 Twitter 账户有关注者,每一条推文有点赞、转发数,每一个 newsletter 有订阅者以及打开率。每一个领域都有衡量“进步”的标准,如果过分关注它们,我们便是在用他人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作品。

这么做的坏处:

1,嫉妒,你会总是拿别人的地位来衡量自己的进步。
2,迷失,你会用他人的态度和意见来决定自己今后的作品,甚至兴趣
3,不自信,如果按照数字来衡量作品,而不是你自己的感觉,你会失去对自己判断力的信心

技艺,而不是数字,才应该是创造者追求的挑战。

我们应该同过去的自己比较,以磨练自己的技艺来改进自己。我们想成为更好的作者,乐手,播客主,up主,不是为了同别人比较,而是为了通过不断的练习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同时享受创作的快乐。

当然,这也不代表我们要像鸵鸟一样固步自封,沉迷在自己的幻觉中。

我们不需要外部的认可,但愿意接受其他人的鼓舞和指引。我们不需要其他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但愿意从他人的建议中吸取最好的精华来完善自己的品味和优先级。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直觉,以此来分辨好坏。我们通过从阅读/观赏/聆听大师的作品来打磨自己的直觉。通过同大师的作品比较来精进自己的技艺。

只要我们达到了足够高的水准,我们不用担心自己还走在一条孤芳自赏,无人问津的道路上。实际上哪怕你完全不在意关注度,人们最终也会挖掘出你。因为技艺就像引力一样,会给你带来关注。

我们要放弃对数字的迷恋,放弃同他人的比较。追随自己的好奇心、兴趣、以及追求。

创造,无关数字。
磨练,无关他人。

图片和部分灵感来自于 Pursue Mastery, Not Status

磨练技艺,忘记数字》有一个想法

  1. Pingback引用通告: 量化成长,但以自己的标准 | happy xiao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