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happy

练习下注

人类厌恶风险,所以害怕下注。然而,人生中总会遇到许多不得不赌一把的情况。为了做出更好的决策,我们应该鼓励自己,抓住机会,练习下注。

每当我遇到可以下注,却又犹豫不决时,总会想起之前在播客里听到的一个故事。我记得是 Annie Duke(或是其他德州扑克玩家)说过,职业扑克选手没有比赛的时候,也会在任何事情上下注。比如,当她们坐在门前喝酒聊天时,会赌下一辆经过的汽车,是蓝色还是黑色。这么做不是因为她们赌性太大,而是因为下注是一种需要锻炼的技能,通过练习,可以提高直觉,稳定心态,制定更好的策略。(抱歉没有找到出处)

为什么要下注

回到我们普通人的场景,为什么也要练习下注呢?

首先,厌恶风险会导致无趣且没有希望的人生。如果一直被生活推着走,哪怕一切顺利,你多半也因为各态历经的关系,取得低于平均水平的生活质量。其次,由于较低的风险偏好,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你往往会听从他人的意见,或是随大流,做出并不适合自己的选择。然后,由于当前世界变化太快,过去100年都适用的苦读书,认真工作的路线,已经不能让我们过上稳定的生活。只有不断冒险,不断挑战,不断下注,才能通过变化适应变化。

并且,喜欢下注的人具有好奇心、勇敢、热情,并且由于不按常理出牌,往往具有高于普通人的人格魅力。

下注不等于忽视风险

根据塔勒布在《反脆弱》里提到的杠铃策略,你应该在生命和健康,以及自己的家庭和财产上极度保守,然后,你可以在其他任何方面极度冒险。换句话说,只要你的下注不会波及自己的健康和家庭,你应该尽可能多的做出下注行为。

换句话说,你必须把赌注限制在不影响健康,不影响他人的范畴内。只要控制好风险,就能有更轻松和积极的心态,来拥抱新的机会。

如何下注

生活中的下注,是在事物上投入时间、金钱、名誉,以期获得超额回报。

举一些我自己的例子。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非凡自会随之而来

你多半和我一样,迷迷糊糊地选择了自己的职业。若干年后,才发现毫无激情。

如果重来一次,或是计划未来,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讲三个故事。

技能叠加

谈到职业规划,Naval 非常推崇漫画家 Scott Adams 的一篇叫做“职业建议”的文章。

在文章里,Scott 首先列举了普通人取得非凡成就的两种路径:

  1. 在某一个特定领域成为最顶尖的人。
  2. 在两个或更多领域达到比较优秀的水平(前25%)。

第一种很难,因为你需要超过所有同行,所以 Scott 选择了第二种:

第二种策略相对容易实现。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在几个领域达到前25%的水平。就拿我来说,我的绘画水平比大多数人好,但我算不上是艺术家。我的幽默感也不比那些没能出名的脱口秀演员强,但比普通人要有趣。神奇的是,很少有人既能画画又能写笑话。正是这两种技能的结合让我的工作变得如此独特。当再加上我的商业背景,突然间我就找到了一个主题 - 这是大多数漫画家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很难理解的领域。

所以,叠加两个或更多技能,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去做只有你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 Scott 的职业建议。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如何结合这个建议,同时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呢?Scott 接下来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

在你的技能组合中,至少应该有一项是关于沟通的,可以是书面表达也可以是口头表达。这可以简单到学会比75%的人更会销售。这就是第一项技能。然后再加上你的热情所在,这就有了第二项技能,因为这是你会轻易投入足够精力去达到前25%水平的领域。如果你在第三个领域有天赋,比如商业或公众演讲,那也把它发展起来。

沟通技能 + 你的热情,就是你需要叠加的技能。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在那里,先锻炼写作、演讲、销售,总不会错。

你没有敬业问题

前不久,我曾严重怀疑过自己的敬业精神,其实这样的念头,一直伴随我的整个职业生涯。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长椅上的陌生人

我写这篇博客来提醒自己,不要妄自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前天晚上给 JR 检查作业。在语文作业本上,看到老师给周末一篇作文打了“B”,并提醒 JR 不要写流水账。对于写作文这件事,我和 JR 都知道,需要从细节入手,写一件自己在意的小事,但大部分时候,他还是会选择记流水账,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样写最容易,不用费脑筋,而人们最喜欢做的,就是不费脑筋的事。

于是沿着这个话题,我又对 JR 说了很多。提醒他不要只是靠本能反应去活着,不能只是开启自动导航模式,周一到周五一晃而过,初中四年一晃而过。提醒他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计划,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说到这里,我举了一个错误的例子。我说我公司里有很多同事,就是下意识地活着,一生都只是选择默认模式。读书时只是想着考个好大学,工作了只是想着稳定地朝九晚五,到了30岁,该成家的成家,成不了就单着,再过十几年,到了退休年龄,白白交代了一生大部分时光。

也许我想表达的观点没错,但问题出在,我有多么自大和狭隘,才能妄自评价别人,活得不够精彩?

如果你选择主动去了解,每一个陌生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世上并没有所谓的“普通生活”。

今天听了一档叫做「长椅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Bench)」的播客节目。目前这个节目在 Spotify 上获得了517个满分。主持人汤姆·罗森塔尔(本职是创作歌手)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游走于伦敦的各大公园,随机接近坐在长椅上的人,询问是否可以坐在他们身旁并录下他们的谈话。(来自 Recomando 的推荐)

最近一期节目里,汤姆在伦敦一个公园里,邂逅并采访了一个巴基斯坦女大学生。当我听完这期节目,更加确信,下次再想说谁过着普通的生活,就拿自己举例好了🤣。节目的标题,是“六个里面最小的”,这个害羞的女孩出生在英国,然后跟随家人回到巴基斯坦,而后又到英国留学。之所以起这个标题,因为她有五个哥哥姐姐,最小的一个姐姐,也要大她十岁。所以,腼腆的个性,可能跟她与兄长之间的代沟有关,家人虽然有许多人,但每有一个可以深谈。

除了聊自己的学业和对未来的企划,我更感兴趣的,是女孩的家庭。她说自己长大后,和五姐关系最亲近,然后大姐又仿佛是自己第二个妈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说自己家里有四个 Whatsapp 群,第一个是总群,爸妈和六兄妹以及所有家属都在里面,第二个,是排除家属的纯家庭成员群,第三个,是只有六兄妹没有爸妈的群,第四个,是只有姐妹们+妈妈的女生群,是不是很可爱😊?

播客一共出了九集,我打算全部听一遍。如果有机会,我也学着用这些问题,采访我的同事和周围的人,听听她们的故事。

你信不信,有一个英文单词,形容的是“当你意识到每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在过着和你一样生动而复杂的生活”。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以无厚入有间

庖丁解牛的故事你一定知道。庖丁替文惠君宰牛,在犹如艺术表演一般解体完一头牛后,文惠君问庖丁如何达到如此高的技术,庖丁放下屠刀,做出了一番解释,之后,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厨夫这一番话,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我之前也读这个故事,但从没有想过,文惠君所说的养生的道理,到底是什么。等我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再读这个故事,终于明白,养生的道理,在于庖丁说过的五个字:以无厚入有间。

无厚,指的锋利的刀刃,有间,指的骨骼之间的空隙。想要不费力就能解体一头牛,需要做到用锋利的刀刃在骨骼脉络之间游走,同时,这么做才能让你的宝刀一直保持锋利,像庖丁一样,用了十九年,解了几千头牛,刀还像新磨的一样锋利。

如果说“以无厚入有间”可以是养生之道,那么,如何在工作、健康、和投资等方面,我们如何利用这个道理呢?

工作

当我工作时间越久,就越觉得在职场上,应该遵循以无厚入有间的方式。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NFC 俱乐部

如果你和我一样,面对一个项目,总是磨磨蹭蹭,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最后一点实质性的进展都没有,如果你受不了这样的自己,我邀请你加入 NFC 俱乐部。

关于 NFC 俱乐部这个念头,起因是这样的。最近想用 Tiddlywiki 创建一个在线百科网站,于是前天用了一整天的闲暇时间,研究用什么方式搭建。试过了种种方案之后,最终找到了最省事最安全的搭建方式(以后会写篇帖子)。网站搭建好了,是不是可以开始发布了呢?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我对比一下别人的 wiki,再看看自己的,怎么看就觉得怎么丑,于是又开始研究别人的模板和字体。复制别人的字体看似很简单对不?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何况还有 ai 的帮助,于是,本来打算很快弄好就开始阅读写作,结果是,字体模仿好了,却又嫌加载速度不快,又去研究怎么把字体嵌入到网站程序本身。如此这般,到了下午4,5点,终于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可是忽然发现,中文字体和英文字体放一起不好看,可能还需要找一个合适的中文字体。

这时,我突然发现只是为了搭建网站,就花了好几天时间,结果网站内容还是一片空白。如果不放弃这种势头,接下去不知道还要浪费多少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因为可以折腾的事情,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于是我决定,对于这个百科网站,我将只用程序默认的配置,不折腾写作之外的任何事情

不折腾核心任务之外的任何事情,我称之为 no fuckaround 精神,所以我想创立一个 no fuckaround club(NFC 俱乐部),邀请你也加入。

除了写博客不折腾主题之外,俱乐部成员应当在所有项目里,都奉行 NFC 精神,包括并不仅限于以下十条: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Kunal Shah 的智慧(二)

昨天在 Reader 读我的推特清单,期中有一期恰好全部是 Kunal Shah 的推文,一共11条,几乎每条都让我有所思考,让我加上自己的看法,分享给你。

Kunal Shah 是印度知名的企业家,创立了知名的支付平台 FreeCharge 和信用管理应用 CRED。我喜欢他的推文,以至于用一整期播客来讲他推文里的智慧,你可以在这里听到这期节目。因为是第二次谈到 Kunal,所以标题里有个“二”。

当整个世界都追求即时满足时,卖延迟满足确实很难赚钱。(原文

我的看法:1. 当互联网公司尝试足够多的 A/B 测试,最终都会变成色情网站。OnlyFans 只有42个员工,创造了13亿美金的年收入,这个比例秒掉了几乎所有科技巨头。2. 尽管可乐周报的主题是人人都需要的自我提升,但是属于延迟满足,很难赚钱。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Perplexity ai 的 Mac 版初体验

和网页版最大的区别,是多了很多快捷键,如下
sjHmuhnQfRDtPMJ
以前我都是用 Alfred 输入“pp” + 文字来跳转 pplx 网页版进行搜索,
现在可以直接用 Mac app 版的快捷键,方便一些,
特别是常用的“文件上传”功能,之前的 Alfred 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现在用 Mac app 方便许多。

至于语音对话,暂时还没有需求。

Dropbox 的隐藏套餐? Basic Extra

尽管我付费订阅了2tb 的 iCloud,和200gb 的 Google One,不过,最信任,用的最多的网盘依然是 Dropbox。

今天突然发现,Dropbox 提示我可以用每月1.99美金(或每年23.88美金)的价格,把我的空间升级到50gb。打开网页版,顶部也看到了这个提示。点开一看,这是个叫做 Dropbox Basic Extra 的套餐。套餐内容如下:

最大的亮点有两个,

  1. 空间升级到50gb
  2. 突破 Basic 免费版只能登陆3个设备的限制

接着我又去看了一下套餐界面,并没有显示这个 Basic Extra,个人版依旧是每月9.99美金。

这个套餐对我来说诱惑不大,如果只放文本文件,目前的空间够用。如果放多媒体文件,50gb 还是不够。

如果你恰好用得上,可以考虑一下。

自我提升的三个阶段

自我提升,是我写作的主题。过去几年,为了改变自己,我尝试过数不清的工具、方法、思想,有些对我有效,有些无所裨益,有些我能坚持下来,有些三五天就果断放弃。

如果你问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是否找到了自我提升的真谛,或者说,最有效的方法?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把自我提升这件事分为三个层次,那么我要告诉你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自我提升的答案。

行动

所有工具和方法,都属于行动这个阶段,大部分人追求的自我提升,也止步于此。

拿我打比方,早上起来,我通过学习成功人士的晨间习惯来安排早起后的时间。上班后,我用 Obsidian 记笔记,午餐时间,我禁食并写作,晚上我会调整作息以获得完美的睡眠。同时,我还在继续研究更多的工具,更适合我的方法。

可是,所有这些动作,的确是为了让我变得更高效、更健康、更满足,可是这些并不是我们行动的原因。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要通过行动改变自己,而仅凭意志力去学习和自律,结果多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年元旦列出一个永远都完不成的清单。

原因

比行动更重要的,是原因。

如果你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自我提升的第二个阶段。

在《如何每天活上24小时》里,作者 Arnold Bennett 建议读者在每天早上通勤时间里什么都不干,只是去思考自己的目标。你喜欢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利用业余时间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你想清楚了这些原因,才能真正主动地去改变自己。

对于我来说,在意健康,因为我想活的更久来享受复利带来的美好生活。按时回家,因为我想给孩子一个充满父爱的童年。阅读写作,因为我想通过学习,来帮助自己和更多的人。

原因可以使我们更积极和主动,但人生中还有许多痛苦,无法靠原因来解决,人性还有很多弱点,无法只是想要改变,就能改变。所以,如果想发自内心地更开朗、更大度、更阳光的人,如果你想彻底扭转那个讨厌的自己,你需要进入第三个阶段。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蔬菜手机

为了少看手机,我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很惭愧,迄今为止,无一奏效。最近几周,发现脖子又开始酸疼,不用猜,肯定是手机看太多。于是,与手机抗争的事情,又被提上日程。

既然之前试过的,靠自觉的方法都不管用,这次我打算试试物理隔离,把让我上瘾的 app 都删掉。于是,我想到了之前听过的,一种使用两个手机的办法。发明人称他用两部手机解决了手机成瘾症,他给两部手机分别起名为可卡因手机,和蔬菜手机(Cocaine Phone & Kale Phone),为了打字方便,我就称它们为毒品手机和蔬菜手机吧。

方法是这样的

毒品-蔬菜协议

我有两部手机:

蔬菜手机:完整的血清素堆栈。只有笔记、Kindle、Uber、地图和2-3个紧急联系人可以拨打的号码。
毒品手机:完整的多巴胺堆栈。包括 Twitter、Instagram、TikTok、WhatsApp,任何人都可以联系我。

蔬菜手机是如何工作的?

我可以随时查看这部手机——但它太“平淡无奇”了,我并没有强烈的欲望去使用。
如果我想拖延时间,我必须看书或者在笔记里产生一些想法。(双赢)
我得到了使用手机的90%好处——但没有任何成瘾的问题。

毒品手机是如何工作的?

平日我在大约中午12点才会检查它,周末大约在下午2点才会检查。
我依然可以享受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带来的选择性机会,但不会24小时不间断地沉迷其中,直到大脑被榨干。

方法很好理解,你需要准备两部手机,把让你上瘾的那些 app,全部扔到其中一个手机(毒品手机),并且一天之中只查看一次。在另一部手机上(蔬菜手机),只装那些让你阅读和学习的 app。

实际操作一个多礼拜之后,我觉得这个办法还是很管用的,所以接下来想谈谈自己遇到的一些误区,和收获的一些经验。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