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费哪种信息

福尔摩斯在《血字的研究》里说过这么一段话,

I consider that a man’s brain originally is like a little empty attic, and you have to stock it with such furniture as you choose. A fool takes in all the lumber of every sort that he comes across, so that the knowledge which might be useful to him gets crowded out, or at best is jumbled up with a lot of other things so that he has a difficulty in laying his hands upon it.

我把人类的大脑看作一个小小的阁楼,你需要用你选择的家具布置它。一个傻子会把他看到的所有破烂玩意儿全都捡回来,这么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便无处置放,或者,最好情况下也只能被混淆于其他杂物中,让他很难接触到。

我们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允许什么样的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进而相信什么信息,决定了我们如何做决策,进而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如何选择正确的,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问题,我无法回答。不过,如果不知道“怎么做”,我们至少可以通过“怎么不做”,把大侦探口中的破烂货弃之门外。

不看推荐

互联网赋予我们最伟大的优势就在于选择权,我们可以尽情的选择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来学习,娱乐。如果你沉迷于互联网公司基于算法给你推荐的内容,你便放弃了这项权力。而多半情况下,那些推荐给我们的,并能让我们着迷的内容,都是破烂货。

不看“有用”

这是最难的地方。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放眼望去,有无穷无尽的“有用"的信息等着我们去消费。TED 演讲有价值吗?当然有。《经济学人》杂志,国家地理频道,故宫博物馆的报告,这些信息“有用”吗?当然有,但不一定对你有用。我们的阁楼空间有限,捡自己用的着的家具。

不看新闻

谁也不喜欢新买的家具用不了两年就坏掉对吧。不要关注当下的新闻。娱乐和体育新闻自不必说,有一种包着“有用”外衣的新闻,实际上也会浪费我们的空间,比如说“COVID 19 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虚拟空间在远程办公下的应用”等等。我的建议是,多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或50年之前写就的经典著作。

不看中文

不看中文信息 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毕竟有一定比例的中文信息,是来自于英文世界;而且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英文信息的前瞻性和开放性都有很大优势。多学一种语言,多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对于我们的创意,知识,智慧都有帮助。说到底,我们需要的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信息和智慧,载体没有关系。

我们的时间有限,空间有限,所以务必留意下,是否浪费时间在没有用的信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