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0年11月

写博客如何选题

昨晚处理完家务已经是晚上9点,站在客厅用 iPad 写当天的 blog,选题是白天就想好的 关于 curator(策展人)的话题。可是,写到一半我就发现,糟糕了,这题目写不好。

主要问题有两个:

  • 话题太大,不适合写成短篇 blog
  • 需要查阅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我已经没有时间

最后,我仅仅把两个粗略想法表达出来就草草收尾。结果是,尽管说了自己想说的,但是没有说清楚,对读者也没有实际的帮助。不可否认它是一篇很糟糕的博客文章,但这个经历也是件好事,它使得我立刻发现问题,并打算在今天来解决它。

继续阅读

讲述(Curation)也是创作

什么是 curator

我经常问自己,我制作内容的主题是什么?

「一人公司」播客的前身「喜加一」设立之初是想模仿 ATP 聊科技和 Apple 相关话题,后来又慢慢转移到介绍英文播客和 youtuber,改名为「一人公司」后目标更是变为独立创作。

同样名为「一人公司」的 Newsletter 和我的 tweets 主题也是五花八门,但慢慢的我察觉到了这些内容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通过筛选我所有吸收的信息,把有共鸣的和有价值的内容,从漏斗的另一端分发出去。 继续阅读

我为何每天写博客

今天是我每日写 blog 的第九天,从没有宣布会一直每天写下去,但现在感觉可以做到。

学生时代以来写作一直都是我的苦手,一方面因为阅读少,另一方面写得少。除了语文考试,从来不写任何文章。然而既然决定要认真的做内容创作这件事情,写作成了我首要的不得不下功夫锻炼的能力。

因为,写作能给我带来这些好处:

继续阅读

我想在 Mac 上用到这些 iOS app

晚上抽空看完了今天凌晨的发布会,除了免不了的各种“wow”、“牛掰”之外,M1 处理器以及 Big Sur 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到 Apple 已经为打通自家各个操作系统铺好了道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 universal app,现有的 native iOS app 移植到 macOS 平台也会更方便。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在 Mac 上用到这些 iOS app: 继续阅读

红色药丸

亲,今天的博客还是关于互联网创作,但也适用于我们创造任何东西。

还记得《骇客帝国》里的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吗?吃下红色药丸你会回到痛苦的现实世界,相反的,选择蓝色药丸,你可以继续停留在脑后插管的极乐幻觉中。

播客「My First Million」的主持人 Shaan Puri 在谈到如何从零开始创作内容/建立听众时,提到了红色药丸理论。简单来说,你需要吞下红色药丸,认清一开始你的表现会很糟糕的现实,然后,开始战斗。

继续阅读

示范,而非建议

人人都喜欢给建议,如果对象是自己的孩子,天呐,我们根本停不下来。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 F. Scott Fitzgerald 在1933年写给他11岁的女儿的信中列了一个需要担心,和不需要担心的事情的清单,这封信被发表在1958年的某期 New York Times 杂志上,并在之后的数十年一直被奉为家庭教育经典文章(分享给你一个绝招,人们喜欢读清单,所以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无论是博客还是微博,列个清单一定有人喜欢看🤣)。Fitzgerald 先生是这样建议他的女儿的。

继续阅读

网络聊天不如写作

网络聊天都是阅后即焚,只有记录下的文字才能继续存在,并持续产生影响。

我们与人网上聊天往往是因为有好的想法或感受想与人分享,然而那些激荡的灵感,犀利的文字,通常只能被小圈子里的少数人在瞬时感受到,阅后即焚是常态,过段时间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再记得曾经说过什么。所以用于聊天的这些时间,过程中激发出的灵感,绝大部分都被浪费了。而且,网络聊天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传递想法的方式。

那什么是替代方案呢?我们应该写作。我们可以写给别人看的,或是写给自己看。

继续阅读

使用帕金森定理给项目一个期限

提到 Tim Ferriss,必然会联想到他那本著名的 [每周工作4小时],这本书俨然成为了 Tim 的标签。 上半年在听这本书的有声书时,发现 Tim 多次提到「帕金森定理」,研究一番后感觉有用,让我选取书里里最主要的几个观点和你分享。

首先,什么是帕金森定理?它源自英国作家帕金森1955年发表在《经济学人》上的一段玩笑话:

在工作能够完成的时限内,工作量会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时间都被填充为止。

因为现实往往符合这一描述,而当我们合理运用时,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帕金森干脆在1958年,将这个观察扩充为一本书,于是后人顺其自然称之为帕金森定理。

[每周工作4小时]这本书里针对这个定理有以下叙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