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抓住这些要点,孩子会爱上听你讲故事。

我们家 JT 今年三岁,最喜欢的人是妈妈,但只要我答应给他讲故事,他连妈妈也可以不要🤣。我讲的故事,全是临场发挥的命题作文。每当要讲故事时,我会问 JT,“你想听什么故事?”他会想一想,然后要我讲某种工程车和某种小动物的故事(比如消防车和小鸟的故事)。拿到题目之后,我会先花几秒钟时间构思一个剧情,然后就开始即兴发挥,一边讲一边补充细节。

JT 特别喜欢我讲的故事,原因有两个。其一,我的故事都不重复,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这些故事都包含一个悬念。就像著名的戏剧套路“英雄的旅程”一样,我的故事中的主角一定会遇到一个困难。每当讲到困难出现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来,问问 JT,“怎么办呢?”这时他的眼睛会睁得大大的,着急地想办法。然后,我会开始讲故事的后半部分,主角如何解决这个困难。这样一张一弛的节奏,就是我的故事的魅力所在。

动画公司皮克斯(Pixar)在它的22个讲故事的规则里面,有一个好故事的公式,可以看作“英雄的旅程”填空版:“从前,有一个( ),每天,( ) 。直到有一天 ( ),因为这样, ( ),因为这样,( ) ,直到终于( )。”

好的故事不一定要有逻辑,也不需要发人深省,但它一定要包含一个困难。举个例子,昨天我说的这个消防车和小鸟的故事就包含一个困难:消防车想要找朋友。

有一辆勤劳的消防车,每天不分昼夜地工作。无论是扑灭火灾,还是救助遇到困境的人们,这辆消防车经历了很多让他高兴或悲伤的事情。工作之余,他想把自己的经历说给人听,可是他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交朋友。有一天,一只小鸟停在刚刚熄火的消防车顶上休息,那是一个下雪的冬天,消防车看到了小鸟,赶紧邀请它飞到更暖和的驾驶室里来。小鸟很感激,也对这个大个子的工作感到好奇,开始和消防车聊天,并逐渐熟悉起来。以后每次出去执行任务,消防车都带上小鸟,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除了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这个核心要素之外,给小朋友讲故事,还需要注意这几点。

  1. 讲贴近生活的故事。你需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讲她能理解的剧情,并且,由于没有限制,你可以天马行空,把故事的场景安排在自己家里,或孩子熟悉的地方,甚至,你和孩子都可以成为故事中的主角。
  2. 讲简单的故事。想要让孩子第二天还能记得你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只需要一两个角色,只用包含一个完整的”英雄的旅程“。问题解决了,故事就应该结束,如果他还想听,可以讲成一个系列,但是彼此间独立存在的小故事。
  3. 避免恐怖要素。我曾讲过一个巴士车和小乌龟的故事,算是反面教材。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幼儿园的小动物们坐巴士去公园。上车时有11个小动物,可是到了公园之后,下来的只有10个小动物,有一个小动物不见了(恐怖气氛出来了😓)。后来,老师终于在一个座位的下面发现了小乌龟,原来它睡着了。听完这个故事,JT 晚上做噩梦大哭。从此以后,我讲故事会小心避免任何恐怖的元素。
  4. 有限制才能快速创作。就像一开始说的,我的故事都是命题作文,孩子给我两个人物,我就开始即兴创作。在划定的范围内讲故事,反而能让我即兴发挥,每次都讲出不一样的有趣的故事。Derek Sivers 有个视频讲的也是“限制让你自由”的道理。

最后,通过给孩子讲故事,你不但可以锻炼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和你们一起相处的时光,会永远刻在你和孩子的脑海里,成为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