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

昨天看到 Podcast Notes 网站推荐推荐了一期关于心理医师卡尔荣格的播客,本以为是主持人和嘉宾聊荣格思想的形式,然而 show notes 赫然写的:

The historical giant and creator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Dr. Carl Gustav Jung, joins James to discuss his life, his work, and what might’ve been different if he had a little bit more of both.

我通读了数次以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人名,然后去 Wikipedia 查询了3次荣格的生卒日期的确是(1875-1967),怎么可能他会穿越到现在做嘉宾录播客?是其他重名的人吗?是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名字吗?还是播客主用荣格的历史录音剪辑成播客的形式?Show notes 里看不出任何线索。

带着疑问我开始下载并收听这期节目,更令我瞠目结舌的事发生了,主持人的确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和一个明显带有欧洲口音的自称荣格的人在聊天,对方的音质有明显的历史感,难道真的是历史录音剪辑成的?

可是两人的对话却分明是真实的现场对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翻遍了播客的官网 依旧没有任何线索。倒是知道了主持人 James Beshara 是个连续创业者,混过 Y combinator,公司被 Airbnb 收购,天使投资了几十家公司,数次被福布斯杂志、时代杂志评为 "30 under 30"优秀年轻人。

不甘心的我开始翻播客主 James 的 Twitter,顺藤摸瓜找到了 Below The Line 播客的 Twitter 账号,终于在对应的播客节目的推文的回复里,发现了真相 - James 如此回复跟我有同样疑问的听众:

Thank you! This is meant as a historical fiction episode, with James writing the script over a few months, and we additionally had two Jungian scholars review and edit for what would likely be most accurate for Jung’s answers. Hope that helps!

原来的确是被创作出来的!(不然还能怎样) James 花了数月的时间写出脚本,让2位研究荣格思想的专家修改至最精确的版本,再请有对应口音的配音演员配合录音。

WTF!我不是说这样做是多么不可实现(考虑一下管理数十家公司的投资家的日程),而是他们竟然连轻描淡写的陈述都没有,如果不是听众偶然的提问,甚至都不可能在网上找到任何线索。而且这档播客甚至都不是热门播客。

James 就这么做了,几个月的时间,数万字的脚本,修订,录音。没有任何宣传,发布,然后下一期。

除了匠人(craftsman)精神,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来形容。

这件事让我有机会窥见什么是优秀,也让我对该制作什么样的内容,如何制作它们,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我们不但要开始做,还要竭尽全力的做。

忘记听众,在我们每一个作品里注入我们最奋不顾身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