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工作的两个条件

问题不是有一份稳定的薪水,问题是你还享受其中。 - 纳西姆塔勒布

如果说最近有什么想法一致萦绕在我的脑袋里,那就是上面这句话。其实,对于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一个自己的版本:

工作已经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你的挣扎,无论是抱怨还是进取,只会让这件事显得更加可悲。

我认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出卖自己的时间,为他人工作从而换取一份报酬,都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觉悟,反而享受这件事(或者厌恶这件事),进而付出超额的精力在工作上,试图通过工作实现个人价值,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那么,如果你和我一样,(暂时)没有能力炒掉公司和老板,如何在被迫打工的日子里,保持优雅,并且尽可能地消耗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呢?

美国畅销书作家 Micheal Lewis 大学毕业后,也曾经短暂工作过两年,当他回忆自己的工作经历时,提到了自己如何与这份别人看起来了不起的工作,保持若即若离的优雅状态。我从 Micheal 的话里,总结出两个条件,恰好也都符合我的体验。

他说:

此外,我还具有两位导师都缺乏的一项品质:我有意同公司和业务拉开距离。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认可

寻求他人的认可,有许多坏处,比如说:

  • 以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表现,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标准
  •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之上,失去了幸福的主动权
  • 在意别人的认可,所以放不开手脚,表现失常,裹足不前

如果你和我一样,认为寻求他人认可是一件应该被彻底戒掉的事情,只是嘴上说说,或者喊喊口号是不够的,你需要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观察自己。当你发现自己因为别人的认可而感到高兴,当你发现自己把权威人士的意见凌驾于自己的判断之上,当你发现自己瞻前顾后,踟蹰不前……问问自己,是否正在寻求他人的认可?

只有看见这样的自己,才能改变这样的自己。让我和你说说,最近我发现自己正在寻求他人认可的三个瞬间。

达人秀

上周,我在 YouTube 上刷到一个视频,标题是《11岁吉他手金色按钮完整表演 | 《英国达人秀》2025》,因为 JR 也在学吉他,所以我想看看比他更小的吉他手,能有什么样惊人的表现,于是点开了这个视频。

视频是达人秀节目的一个片段,你知道这种选秀节目的流程:选手表演,三个评委如果喜欢,就拍下桌上的按钮让选手晋级。视频一开始,小选手表现得略微紧张,家长也是满怀期待,上台之后,三个评委对小小年纪的吉他手感到好奇,等到小选手开始表演(我们都知道会很优秀),观众逐渐被他打动,开始鼓掌甚至起立,这时,三个评委也逐渐展示出认可甚至赞叹的表情。

选秀节目里,这个片刻往往是人们最喜欢看到的部分,对吗?观众起立欢呼,评委用力按下通过的按钮。可还没有等到这一刻,我忽然察觉了什么,并立即关掉了视频。

我察觉的,是因为这样的片刻而感到兴奋和快乐的自己。换句话说,我因为小选手得到了观众和权威人士的认可,而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是有代价的(至少包括最开始说过的三条)。如果我不摒弃这种快乐,在我生活的场景里,一样会对权威摇尾乞怜,一样会迷失自我,失去衡量自己的标准。

那么,如果不去在意权威的认可,那个小选手是不是应该不参加选秀节目呢?我并不这样认为,如果喜欢音乐,喜欢表演,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本来就是表演者应有的目标。只不过,他应该建立自己的审美、自己的自信、自己的标准,不断朝着自己的标准打磨技艺,然后去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无论观众和权威是否喝彩。

强大的队友

我想说的第二个故事,可能只会发生在我身上。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极致的专注,Craig Mod 的创作方式

极致的专注,才能创造出极具风格的作品。

如果你和我一样,从2019年开始关注博客和 newsletter,一定知道 Craig Mod。他是一个美国人,却在日本生活了20年,他写博客,写 newsletter,出版独立书籍,并创作会员内容。他的文字和照片,都来自于他独特的创作方式:在日本不知名的小城里行走与记录。

前些天,我邂逅了一期 Craig Mod 参与的播客,并且第一次听到他在节目里介绍自己的创作方式。几乎从第一句话开始,我就不断感到认同,同时也受到启发。之所以我用极致的专注当作标题,因为接下来我想告诉你的五个方法,都体现了 Craig 创作过程中的极致。

彻底的无聊感

完整的步行模式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我早上8点起床,每天走20、30、40,有时甚至50公里,背着我的背包。有时我带着2、3、4台相机。有时我在拍摄视频,有时我在录制双耳立体声音频。我整天与人交谈。我不断地口述笔记。我发现当我培养那种彻底的无聊感(radical boredom) ,那种彻底的当下体验(radical in the momentness)时,我的思绪立刻就想要写作。我就是无法不写。而且我写的都是关于我所看到的事物。

为了远离手机和互联网,Craig 设置了一个 Siri 快捷键,每当他在户外需要记笔记时,通过这个快捷键唤出 Notes,然后口述记录。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当下,通过远离互联网而产生无聊感。无聊感会让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当下,这时,你会有源源不断的想法冒出来。

这是我十分认同的第一件事:灵感产生于无聊之时。我在阅读时、看视频时、听播客时,不会冒出写作的念头。反而是当我放空大脑,做家务时、散步时、洗澡时,会不断冒出写作的点子。

创作的敌人是冗余的信息,创作的源头,是彻底的无聊感。

工作量证明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初心

昨天下午和 JR 一起去附近中学打球,隔壁球场一队父子的互动,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位爸爸穿着牛仔裤,背着手站在球场中间,看着自己孩子投篮,时不时地给出一些建议(或批评)。有时,还把孩子叫到旁边,手把手教他投篮的手型和动作。从孩子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两人互动的气氛并不轻松。等到孩子累了,那位爸爸自己拿球来投篮时,我发现他的动作其实没有多么标准,哪怕站在篮下,投了几个球,一个也没进。显然,这个爸爸不太会打球。

在户外玩耍时,或运动场地上,这样的父子互动,其实很常见。有的爸爸的确是运动高手,那么他去教孩子是理所当然,有的爸爸,一看就是门外汉,却又放不下姿态和孩子一起玩耍,反而对孩子指手画脚,弄得气氛紧张(同样的例子在职场上的上下级之间也经常出现,不过今天不想举例)。

我觉得这样的爸爸,缺乏的是一种初学者的心态(Shoshin,或初心)。

初心

什么是初心?Shoshin 的维基百科里写道: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以项目的方式使用 ai

大部分时候,我们使用 ai 的方式,是把它当作搜索引擎 - 遇到问题,提出问题,得到答案。这种快速问答式的对话,可以解决我们日常大部分问题。可如果你能把 ai 引入到工作生活中的项目中去,给它更多背景和资料,这时,ai 不仅可以给你更贴心的帮助,甚至可以代替你完成项目中创造性的工作。

其实,主流 ai 们早就推出了这种以项目为单位的使用方式。在 ChatGPT 里,它叫做 GPT,在 Claude 里,它叫做项目,在 Perplexity 里,它叫做空间。这些功能,都需要你付费才能使用,今天我想介绍的是,我如何使用自建的服务,来免费使用项目功能,并且,告诉你我正在使用哪些项目。

自建 ai 服务

各家 ai 厂商都有付费或免费的 api 提供给用户,让用户嵌入到其他服务里使用。前不久,因为马斯克的 x.ai 提供了每月免费150美金额度的 api,我就想着自建一个 ai 对话的前端,来使用这150美金的 api。

目前主流的自建前端有三个:Open Webui,Lobe Chat,Cherry Studio,这些程序大同小异,由于我更喜欢简洁的界面,最后选择了 Open Webui。你可以把这个开源程序(链接)搭建在自己的电脑上,或者和我一样,搭建在一个云服务器上,然后用自己的域名访问,都是免费的。

搭建好之后,一开始我通过 api 导入了多家的模型,比如 Grok,Deepseek,Gemini。最近,由于谷歌推出了新一代更强大的 gemini 2.5 pro,我开始只使用这一个模型,来管理我所有的项目。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使用美区谷歌账户,拿到免费的包含 gemini 2.5 pro 模型的 api。

使用管理员身份,将 gemini 模型导入到 open webui 之后,你就可以建立自己的项目了。在左上角,点击工作空间后,你可以看到几个栏目:模型/知识库/提示词/工具。这里的模型,其实就是项目。你可以点击 + 号,新建一个模型,给它起个名字,添加一个基础模型(gemini 2.5 pro),然后在模型参数里,写下你的项目背景,以及希望 ai 帮你做的事情(对它的要求),保存并创建,回到首页之后,在模型下拉菜单里,你就可以选择刚刚创建的项目(模型)了。

不需要资料的项目

接下来让我讲讲我的项目。我把项目分为两种:需要提供资料的项目,和不需要提供资料的项目。故名思义,需要提供资料的项目,就是我一开始讲的,把项目相关的资料提供给 ai,让它基于这些资料,给予你帮助。

而不需要资料的项目,只需要我们提供足够详细的提示词即可。比如: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逃避现实的两种方式

逃避现实最常见的方式,是纵欲。

比如刷短视频、抽烟喝酒、暴饮暴食、或是无节制地购物。我们在面临压力时,如果没有刻意地节制自己的欲望,往往会通过不健康的方式去逃避现实。

上周的我,就处于这种状态。由于周末在客户端发现一起严重的品质问题,从上上周五晚上开始,一直到上周五之间,我每天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不断地接听客户电话,联系工厂回复,不断地安排一个又一个电话会议,不断地被客户训斥,被工厂抱怨。期间偶尔有喘口气的时候,我无意识地恢复了之前的一个习惯,跑去 NS 论坛看小鸡(vps)。一个礼拜之内,几乎所有空余时间,我都在买入新的小鸡,然后测试小鸡性能,安装必要软件。折腾的结果是,一周过得浑浑噩噩,最后品质问题解决了,我几乎没有锻炼、没有阅读、没有好好和孩子交流。唯一的收获(浪费),是小鸡数量,从12只,上升到19只

尽管相比之前的我,没有在焦虑的时候抽烟喝酒,已经算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可逃避现实,有没有更健康的方式呢?昨天翻看收件箱里的老文章时,读到了 Cal Newport 前年写的一篇博客,给了我新的启发。下次感到压力山大的时候,我应该以这样的方式逃避现实。

文章里,Cal 引用了好友的一句话: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后排座

你读书的时候,喜欢坐前排还是后排?

在我的记忆里,前排的学生总是听话的,认真学习的,有着奇奇怪怪兴趣爱好的。后排的学生(比如我),总是喜欢打闹的,开小差的,受批评的。前后排的学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脾性,往往也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JR 和我读书时一样,由于身高原因,坐在最后一排。尽管是身处分班制的一班,JR 班上的男生,也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前后排两个派系。成绩好的,几乎都坐在前面,他们发育较晚,看起来更年幼;头脑好,思维快,上课喜欢插嘴;运动能力一般,所以喜欢文静一点的爱好,比如研究飞机的班次。而坐在后面的孩子,包括 JR,更喜欢运动,更有艺术细胞。他们成绩几乎都处于后50%(也有例外),但脑袋不比前排的孩子差。他们的家长多半没有前排孩子的家长那般严加管教,所以 JR 昨天还和一帮后排的孩子打了一下午台球,有时他们还会骑车到浦东去玩,这类活动,前排的孩子几乎不参与(家长不让,周末补课也没时间)。

无论出于主观还是客观因素,前后排的孩子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不出意外,中考后,前面的孩子会进入更好的高中,三年之后,进入更好的大学,踏入社会,他们会进入更好的公司,继续循规蹈矩,比后排的孩子更努力地工作。

后排的孩子呢,我猜他们的人生如果没有过得更好,差异化一定更大。他们也许会因为良好的家庭条件,衣食无忧,继续快乐地生活。他们也许被迫更早踏入社会,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时不时地,后悔自己没有像前排的孩子那样用功读书。他们也许因为自己的兴趣,创立一番自己的事业,成为后排孩子的老板。他们也许,在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后排是没有希望的,然后被迫加入前排孩子,变成他们的一员,过上可以遇见的生活。

这最后一种,在我看来,是最无赖,也最可悲的。

所以,当我读到《说谎者的扑克牌》里以下这段时,看到了半个自己。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数字自由必备10个工具

曾经我以为,想要畅游互联网,只需要学会科学上网就行了,现在我发现,科学上网只是数字自由的第一步,接下来,你还需要许多必要的工具,才能真正实现网络自由。

事情是这样的,周末接到高中好友的电话,我就叫他小张(化名)吧。小张有个炒外汇的爱好,突然打电话我,是因为最近炒外汇需要访问的一些网站打不开,所以想找我想想办法。我觉得这事还不简单吗?找我简直太对了。我帮他下载了代理工具,扔给他一套我的配置,直接他就能科学上网了。然后我告诉他,你还需要注册一个 Telegram 来和我沟通,既然现在可以科学上网了,你自己去问 ChatGPT 怎么弄吧。

然而,我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后面的交流中,我发现,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想要享受互联网自由,需要的东西还挺多,而这些东西,只靠自己摸索是很难找到门道的。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列举一下小张遇到的困难,以及他需要哪10个工具来解决。

沟通

小张连通互联网后的第二天,我问他用得怎么样,他说很爽,可以用 ai,可以看 YouTube,但是自己的手机号码收不到验证码,注册不了 Telegram。我猜想可能是桌面版无法注册的原因,于是决定送他一个账户,可修改账户手机时发现,小张的 +86 手机号码,还是无法收到验证码。

这时我才发现,小张要是有个 Google Voice 号码(后简称 GV)就好了。尽管 GV 号码注册的 Telegram 容易被封号,但不会出现无法收到验证码的问题。除了注册 Telegram,GV 号码还可以用来注册一些不针对中国大陆用户提供的服务或网站。所以,想使用尽可能多的服务,一个 GV 号码是必要条件。

怎么注册一个 GV 号码呢?如果你有一个美国本地的实体电话卡,可以直接注册(比如我有一个月付3美金的 T-Mobile 手机号)。如果没有的话,你只能先注册一个美区谷歌账户,然后经人介绍,或自己搜寻,从黄牛手上买一个 GV 号码(20起),让对方转移到自己的谷歌账户上来。这些黄牛通常活跃在 Telegram 上,所以你看,想要自由上网,首先你需要这些东西:

  1. 一个美区谷歌账户(gmail),这个不难注册。
  2. 一个 Google Voice 号码,可以购买或自己注册。如果可以,一张美国付费的实体卡就更好了。
  3. 一个 Telegram 账户,有了上述两样,就能注册,但也需要注意不要滥用,避免封号。

付费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旧鞋子一样的人

最近在 Audible 上听一本叫做 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 的书。我不记得是在谁的推荐下,购买了这本有声书,但我记得那个人说过,这本书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我读了一半,发现这本书的确很不一般,怎么说呢,这本书里的建议的密度非常高。这些建议、或思维方式、或行为守则,有的来自作者自己,有的则是引用自名人。

比如以下十点“成功公式”,就是来自于前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书中说到:

早在成为总统之前,约翰逊在发展他惊人的个人说服力的过程中,制定了自己的十点成功公式。他的规则在他所做的一切事情中都得到了实践,即使是总统的随意观察者也能看到这一点,以下是直接引用:

  1. 学会记住名字。在这一点上的效率低下可能表明你的兴趣不够外向。
  2. 做一个令人舒适的人,这样与你相处就不会有压力。做一个像旧鞋子一样自然的人。
  3. 获得放松、悠闲的品质,使事情不会让你烦恼。
  4. 不要自负。防止给人留下你无所不知的印象。
  5. 培养有趣的品质,这样人们就能从与你的交往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6. 研究如何去除你性格中的"刺耳"元素,甚至是那些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的元素。
  7. 真诚地尝试以诚实的方式治愈你曾经有或现在有的每一个误解。排解你的不满。
  8. 练习喜欢人,直到你学会真诚地这样做。
  9. 不要错过任何机会说一句祝贺别人成就的话,或表达对悲伤或失望的同情。
  10. 给人精神力量,他们就会给你真诚的感情。

说起来是成功的公式,其实就是与人相处的公式,毕竟总统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赢得选民的喜爱。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做个让人喜欢的人,也是通往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至少,让人喜欢,没有坏处。

我也一直在观察自己个性里,给人不舒服的地方,所以当我听到第二点时,恨不得马上点点头。做一个令人舒适的人,说起来简单,现实中真正做到的人,可没有几个。作者举了一些例子,说明如何做一个令人舒适的人,比如不要抱怨,不要充满负能量,我也常常观察自己言行中可能造成别人压力的部分,不如让我说一件刚刚发生的事,当作反面教材吧。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

提高效率的六件事

对我而言,提高效率的方法不是使用 ai,不是研究笔记,也不是任何系统或方法。对我而言,提高效率意味着,创造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并在这些时间里保持充沛的精力。

所以,如果你问我如何提高效率,我的答案会比较特殊。接下来我想聊聊,我如何通过做这六件事,让我在同样的24小时内,创造出更多高效的时间。

不喝酒

年初戒酒至今,已经不再想着要喝酒这件事,精力充沛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戒酒这件事,挽救了我了大段大段的闲暇时间。在《戒酒的好处》里,我写下了三个好处,其中一条就是,而不喝酒的我,节省下来每次喝酒后晕晕乎乎什么都不能干的那三四个小时。

不喝酒之后,我能明显感觉,周末时间里,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

不生病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废话,但直到去年底,我才发现积极保暖,预防感冒有多重要。在看完《空服力革命》这本书后,回忆过往时常感冒的经历,我终于意识到,也许老人一直说的不能着凉,也许真的有道理。(我不是中医黑不过也有段时间不太相信感冒与穿少有多么相关)

于是去年入冬以来,我时刻注意自己是否手脚温暖,在家里永远开着空调,出门也尽量穿着过多的衣服,每天下午还要喝一杯生姜红茶暖胃。结果就是,整个冬天,哪怕周围同事咳嗽声此起彼伏,我也没有一次感冒。

除了感冒,我还积极控制饮食,最近戒掉了糖分,以降低患其他慢性病的可能。不生病,才能保证业余时间不被影响,并且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去应对。

不升职

讲一个真事,我的上级领导和 CEO 聊天,提到我们工作生活平衡做得很好。CEO 半开玩笑地说,那你的工作应该是让他们失去这个平衡(更多工作)。

我是不大可能更投入地工作,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这么做之后,我会失去大量自己的事情。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是,当你更投入在工作上,可能会升职。而升职这件事,在我看来,对于个人时间和效率,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首先,升职之后你的薪水多半不能翻倍,但你付出的时间,很有可能翻倍。为了不辜负公司的期望,以及职业操作,你只能加倍努力,从而牺牲个人时间。其次,因为工作量增大,你的压力增加,哪怕离开了工作,也很难放松,也就是说,业余时间的生活品质也被侵蚀掉了。再则,太忙还会伤身。

先不管是不是能够升职,但如果会升职,性价比真的很低。

(请加入会员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