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 newsletter 是目前最好的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
1,人工筛选
大部分个人打理的 newsletter ,邮件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许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也许是某个话题的爱好者。
由这类人筛选过后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具有以下优点,
- 经过专业品味的筛选,过滤垃圾,浓缩精华
- 比传统媒体的编辑推荐的内容更有个性,扩展我们眼界
- 往往附上专业评论,便于我们理解其分享的内容
这是 newsletter 相较于传统媒体和基于算法的新媒体的最大优势。 继续阅读
为什么我觉得 newsletter 是目前最好的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
大部分个人打理的 newsletter ,邮件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许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也许是某个话题的爱好者。
由这类人筛选过后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具有以下优点,
这是 newsletter 相较于传统媒体和基于算法的新媒体的最大优势。 继续阅读
Julie Zhuo 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她的 newsletter 「The Looking Glass」 每篇都是精品,言语优美,意味深长。
但是她更新非常缓慢,文章间隔几乎都在一个月以上,我想这是她创业之余写一篇长文平均需要的时间。
作家需要时间去准备,构思,打草稿,修改,再打草稿,编辑,如果恰好是对自己有更高期待的作家,这个过程会变得异常痛苦和耗时。 继续阅读
每天都有新的播客,新的 newsletter 诞生,我们兴高采烈的告知天下,开启我们的创作之旅,分享我们的知识和新奇的点子,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有趣的是,没人会煞有介事地告诉你节目停更或彻底放弃,它们只是悄无声息的淡出。人们订阅的数量如此之多,甚至很难察觉到其中可能已经有一大半都已经被遗弃。 继续阅读
Julie Zhuo 在文章 The Words Count 里说到:
Here’s the thing: we all have stories to tell. Perspectives, parables, proposals, lessons, fantasies — they all live within us, in the dark depths of the mind’s ocean. Writing is the process of fishing these out. It’s the extraction of personal truth, bottled into little black squiggles on crisp white paper. These words help us sweep chaos into order, knit pain into opportunity, multiply the power of great ideas. They help us be known.
在我们内心深处,都蛰伏着无数的观点、格言、建议、教训、幻想,写作是把它们唤醒出来的方法。这些文字会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将痛苦化为机会,放大好点子的威力。写作帮助我们被了解。
前提是,这些是“我们的故事”。 继续阅读
今天的 newsletter 花了2个小时,而且没有写出东西来,最后用前几天的一篇 blog 作为主题发了出去。
主要有2个问题: 继续阅读
Morning Brew 是我唯一订阅的新闻类 newsletter,他们的口号是“Become smarter in just 5 minutes”,特点是将前一天全球新闻透过自己的编辑,以小块短文的形式将要点快速交代给读者。
趣味性和高度浓缩是他们的卖点,也是吸引我的地方,就连他们的 CEO 和官方推特账号也十分有趣,很有互联网初创团队的气质,前不久还达到了每期超过100万打开(不是订阅)的里程碑。
如此有创意的团队,有天赋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会是什么样子呢? 继续阅读
我经常问自己,我制作内容的主题是什么?
「一人公司」播客的前身「喜加一」设立之初是想模仿 ATP 聊科技和 Apple 相关话题,后来又慢慢转移到介绍英文播客和 youtuber,改名为「一人公司」后目标更是变为独立创作。
同样名为「一人公司」的 Newsletter 和我的 tweets 主题也是五花八门,但慢慢的我察觉到了这些内容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通过筛选我所有吸收的信息,把有共鸣的和有价值的内容,从漏斗的另一端分发出去。 继续阅读